总馆
分馆
群文信息
活动预告
非遗展厅
作品欣赏
理论研究
文化社团
志愿服务
市民大学堂
· 百姓明星
· e课堂
· 艺彩纷呈
荷乡大舞台
邀你朗读
下载中心
联系我们
抗疫作品
市民大学堂  市民大学堂  >  详情页
“e”课堂丨 国学经典——宋词三百首《渔家傲·秋思》
发布日期:2021-06-04  浏览量:75

国学经典——渔家傲

原文欣赏

渔家傲·秋思

图片

塞下秋来风景异,

衡阳雁去无留意。

四面边声连角起。

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

浊酒一杯家万里,

燕然未勒归无计。

羌管悠悠霜满地。

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

注释译文

渔家傲·秋思

图片

眼看秋天到了,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。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,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。此情此景,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。黄昏时分,军中号角催吹,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。层峦叠嶂里,暮霭沉沉,山衔落日,孤零零的城门紧闭。

饮一杯浊酒,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。可是,眼下外患未平,功不成名不就,又怎能半途而废。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,天气寒冷,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。夜深了,我还不能安睡,为操持军计,我的须发都变白了。戍边人思念亲人,也久久难以成眠,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。

诗词赏析

渔家傲·秋思

图片

范仲淹《渔家傲》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,上片写景,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。

下片起句“浊酒一杯家万里”,是词人的自抒怀抱。他身负重任,防守危城,天长日久,难免起乡关之思。这“一杯”与“万里”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,也就是说, 一杯浊酒,消不了浓重的乡愁,造语雄浑有力。乡愁皆因“燕然未勒归无计”而产生。燕然未勒也是《封燕然山铭》这个典故而来:东汉和帝永元元年,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,大破之,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,由班固执笔,颂汉威德,就是所谓“勒石燕然”。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。

作者简介

渔家傲·秋思

图片

范仲淹(989—1052年),字希文,祖籍郑州(今陕西彬县),移居吴县(今江苏苏州)。少时贫而好学,真宗大中样符八年(1015年)进士。官至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。范仲淹曾积极推行“庆历新政”,为人廉洁公正,奉行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 的做人准则。词作仅存五首,描写边塞秋思,羁旅情怀,突破了宋初词专写儿女柔情的界限,风格明健豪放。有《范文正公集》。

上一篇: “e”课堂丨国学经典-唐诗元曲《江雪》
下一篇: “e”课堂丨 国学经典——唐诗元曲《普天乐·大明湖泛舟》
友情链接:
版权所有:宝应县文化馆  备案号:苏ICP备19006346号-1  电话:0514-88283159  访问量:2565143 人次
  苏公网安备案号:32102302010296 号
地址:宝应县叶挺路127号  技术支持:今日宝应网【后台管理】